帕金森病的主要生物化學特徵是腦內紋狀體多巴胺的減少。紋狀體內的多巴胺和乙醯膽鹼是兩種最重要的神經遞質,它們的功能互相拮抗。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原理是透過維持這兩種遞質的平衡來改善症狀。目前常用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 左旋多巴製劑,如美多芭、息寧等,其主要原理是補充腦內紋狀體的多巴胺,對於正常肌肉強直和運動遲緩都有效。
2.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例如吡貝地爾、普拉克索、溴隱亭等,其主要原理是刺激神經突觸後膜的多巴胺受體。
3. 抗膽鹼藥物,通常使用苯海索等,這類藥物對於震顫和肌肉強直有效,但對於運動遲緩的療效較差。
4. 金剛烷胺,主要作用是促進神經末梢釋放多巴胺同時減少其再攝取。
5. 單胺氧化酶抑製劑,例如司來吉蘭、雷沙吉蘭等,其藥理機制是抑制神經元內多巴胺的分解代謝,提高腦內多巴胺的含量。
6. 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製劑,例如恩託卡朋、託卡朋等,其藥理機制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謝,從而維持左旋多巴血漿濃度穩定並提高腦內多巴胺的含量。
7. 其他藥物如輔酶Q10、神經保護劑等,通常根據患者的年齡、智力退化情況、病情、副作用、藥物相互作用和經濟能力等因素來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應在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此外,中醫藥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應用中藥可以減少西藥用量,減輕副作用。中醫認為帕金森病可由風陽內動、髓海不足、氣血虧虛或痰熱動風等引起,可以根據辨證選用滋補肝腎、平肝潛陽、益氣養血、清熱化痰等方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