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對於急性骨感染,關鍵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手術治療,並加強全身支援療法,提供高營養、高維生素的飲食。
在症狀較重時,應採取相應的措施,如發熱時需使用退燒藥物來降溫,同時進行補液以糾正酸中毒,必要時可進行少量多次輸血。抗生素的使用應是有效的、聯合的、足量的,並且需要根據血培養或分泌物培養和藥敏結果來選擇敏感的抗生素,用藥時間至少需要持續4-7周。同時,需要採用區域性的制動措施,如夾板、石膏、支具或透過皮牽引來固定區域性,以保持功能位,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制動有利於炎症的消退。
如果經過抗生素治療2-3天后症狀仍無法控制,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鑽孔引流和開窗減壓,並鼓勵中醫中藥的應用。慢性骨感染主要是透過抗生素和手術聯合治療,二者缺一不可。手術的主要目的是徹底清除病灶,並針對清除病灶後留下的骨缺損和面板缺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