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繫結石一旦形成,便無法排出體外或消溶,無法自行恢復。在肝膽管系統中,膽囊頸與膽總管是狹窄的部位,因此肝膽繫結石,特別是膽結石尺寸較大的情況下,很難透過膽管系統排出體外。即使進行體外碎石,也難以將結石完全粉碎成細小的顆粒,導致結石直徑仍然較大,無法排出體外,甚至會造成肝膽管堵塞,引起黃疸或感染。而對於膽囊結石來說,若未出現發作症狀,則無需治療,因為結石尚未進入膽道。
雖然人體無法自愈肝膽繫結石,但可以透過採取一些治療方法來緩解症狀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對於膽結石患者,可以考慮透過手術或其他介入治療方法將結石取出,以恢復膽管的通暢。對於膽囊結石患者,若出現症狀或併發症的跡象,則也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除手術外,藥物治療也可以用於緩解症狀和預防結石的進一步增大。此外,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對預防結石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如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保持適量運動,戒菸限酒等。
綜上所述,肝膽繫結石是無法自愈的,必須透過適當的治療來排除或消除。術後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以預防結石再次形成。及早發現並治療肝膽繫結石,可以減輕患者的症狀和避免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