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大的寶寶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這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1、需要減少新增輔食的攝入量。儘管在6個月之後可以適量新增輔食,如肉鬆、米粉、粥等,但當出現腹瀉時,應該減少新增食物的量;
2、寶寶可能對乳製品過敏或者不耐受乳製品,可以儘量減少乳製品的攝入。對於那些吃配方奶的寶寶,有時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可以考慮更換一種奶粉;
3、應該給寶寶食用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米粥、溫開水、適量的糖和鹽,或者醫院提供的口服補液鹽,這些能夠減少腸道蠕動;
4、要注意保暖寶寶的腹部,可以使用寶寶貼、一貼靈等產品,或者用熱毛巾熱敷;
5、及時補充水分,多飲白開水,可以適量新增少許鹽來餵食;
6、應該到醫院檢查大便,瞭解是否出現消化不良、腸炎等情況。同時,要檢查是否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腹瀉;
7、注意是否是感冒引起的胃腸型嘔吐、腹瀉;
8、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使用適當的藥物。如果大便特別稀,每天都像稀水一樣,可能是秋季腹瀉,可以使用收斂劑,如思密達;如果只是一般消化不良,可以給寶寶服用雙歧桿菌、媽咪愛等藥物;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一定要注意是否合併了其他疾病。另外,在使用思密達、雙歧桿菌、媽咪愛等藥物時,家長不要自行給寶寶服用,應該先到醫院進行檢查,確保是由腸炎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然後在醫生的建議指導下使用藥物,否則可能適得其反,病情可能會惡化,家長需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