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手術切口等級可以分為無菌切口、可能汙染切口和汙染切口三類,分別對應拉丁文的Ⅰ類、Ⅱ類和Ⅲ類切口。
第一類切口,也就是Ⅰ類切口或無菌切口,通常應用在體表手術中,例如甲狀腺、乳腺、腹股溝疝或頭皮腫物手術。由於這些手術區域的面板完整無損且沒有細菌感染的存在,因此被歸類為無菌切口。理論上,術後這類切口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第二類切口,也就是Ⅱ類切口或可能汙染切口,常見於胃腸道手術或肝膽手術。由於胃腸內容物、膽汁等可能會汙染切口並導致感染,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療是常規做法。
第三類切口,也就是Ⅲ類切口或感染切口,常見於膿腫切開手術,例如肛周膿腫。由於這類切口明確存在細菌感染,通常無法進行一期縫合,因此必須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以上就是臨床上常見的手術切口等級。瞭解並正確劃分手術切口等級,有助於合理使用抗生素並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