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療法利用製冷劑降低溫度來促使病變組織壞死。其效應機制包括細胞內冰晶形成、細胞脫水、蛋白質複合物變性以及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
常用的冷凍劑有液氮和二氧化碳雪。其中,液氮的溫度是零下196℃,而二氧化碳雪的溫度是零下70℃。在臨床上,液氮冷凍是最常見的方法。具體操作是將探頭直接接觸到面板病變部位,每次接觸的時間約為4-5秒。接觸後觀察面板病變的變化。如果沒有明顯變化,可以再次進行接觸,每次接觸時間為4-5秒。連續進行3-4次後,觀察冷凍後的面板病變。冷凍後的區域性組織會出現發白、腫脹,1-2天后可能出現水皰,然後乾燥結痂,大約需要7-10天脫痂。
冷凍療法適用於常見的面板疾病,如尋常疣、化膿性肉芽腫、結節性癢疹和淺表性良性腫瘤等。不良反應可能包括區域性疼痛、繼發感染或色素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