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是存在於心肌細胞中的一種物質。當心肌細胞損壞後,心肌酶會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導致心肌酶的水平升高。心臟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梗死等可能引起心肌損傷,因此心肌酶水平的升高要引起警惕。
心肌酶包括乳酸脫氫酶、穀草轉氨酶、磷酸肌酸激酶,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轉氨酶。其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最具特異性的,並且主要存在於心臟中。
當心肌壞死發生時,CKMB水平明顯升高。正常參考值為0-25U/L,而心肌炎患者則可能高達75U/L以上。其他心肌酶水平也會升高。然而,在判斷心肌炎和心肌壞死時,還有一種更好的指標,即肌鈣蛋白。肌鈣蛋白的特異性更高,因此臨床應用更為廣泛。
一般而言,心肌炎發病前2-3週會出現明顯的感冒、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如果症狀嚴重且未進行治療,再加上勞累和抵抗能力下降,就可能影響到心臟,出現心率加快、胸悶、心慌、心律失常甚至導致死亡。
當患者出現心肌酶升高的症狀時,應結合其他專科實驗室檢查和臨床症狀進行確診,然後進行鍼對性治療。此外,絕對休息是心肌炎治療的必要條件,並且應配合清淡飲食,多喝水,以提高療效和預防後遺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