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是房間隔缺損,其中,女孩患病的比例較多,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20%左右。該病的發病原因如下:
1. 母親在懷孕的頭三個月內,存在部分遺傳因素,並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共同導致胎兒房間隔發育異常。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不良環境因素,包括柯薩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這些病毒均可引起胎兒心臟發育異常。
2. 在懷孕期間的頭三個月內,若母親接觸了放射線,例如進行胸透或CT掃描等,都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畸形。
3. 若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了抗癌藥物、抗癲癇藥物,或患有糖尿病或葉酸缺乏等,這些不良因素均可能導致胎兒的房間隔發育缺陷。在出生後,心臟的左右心房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導致左右心房相通,由此引起左心房血液向右心房流動,增加了右心房的負荷,很容易引發心力衰竭。此外,孩子可能會頻繁患肺炎,因為身體供血不足,導致生長髮育緩慢,面色蒼白等。因此,在臨床上,根據房間隔缺損的大小,需要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或者進行介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