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體合成膽固醇和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總膽固醇的正常值為2.9-6.0mmoI/L。膽固醇是臨床生化檢查中的一箇重要指標。人體主要透過自身合成獲得膽固醇,食物中的膽固醇則只是次要補充。在血液中,膽固醇存在於脂蛋白中,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形式。高密度膽固醇有保護血管的作用,因此通常被稱為“好膽固醇”。
而低密度膽固醇的升高會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因此通常被稱為“壞膽固醇”。膽固醇在人體中具有多種功能,包括合成膽汁酸、構成細胞膜以及合成激素等。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膽固醇酯的含量會減少,肝細胞受損程度越重,膽固醇酯的降低程度也越嚴重。急性肝壞死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酯含量可減至很低,甚至消失,這種情況通常預示著惡劣的預後。而阻塞性黃疸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脂量升高,主要與遊離膽固醇酯的增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