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核磁共振(NMRI)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成像原理上存在差異,目前在臨床實踐中,核磁共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高解析度的核磁共振技術能夠為腹部腫瘤進行T分期,並評估周圍淋巴結的N分期。例如,對於胃腸道腫瘤或結直腸內腫瘤,進行高解析度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確定腫瘤的侵襲深度,即T分期,包括是否侵及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或突破到漿膜外層,並對腫瘤進行分期。
此外,核磁共振還能用於評估腫瘤周圍的淋巴結分期,以確定轉移的淋巴結數目,如一箇、兩個,甚至七個以上。這可以在手術前進行初步評估。以直腸癌為例,對於中下段直腸癌,如果核磁共振分期結果顯示為T3N0以上,通常建議進行新輔助放化療,並在兩個療程結束後再次進行核磁共振評估;如果存在降期,需要進行根治性手術;如果沒有降期,可能需要繼續採用綜合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