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脾臟腫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感染性脾大。各種急性或慢性感染都可能引起脾臟腫大,例如傷寒、副傷寒、黑熱病等。
二、淤血性脾臟腫大。多種疾病可以導致脾臟淤血和腫大,如班列氏綜合徵、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硬化、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等。
三、增生性脾臟腫大。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惡性淋巴瘤等可以引起脾臟增生和腫大。
四、其他原因。脾臟惡性腫瘤相對較少見,還有脾臟囊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皮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雪氏病等也可以引起脾臟腫大。
脾臟腫大是重要的病理特徵。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無法觸控到脾臟,但在仰臥位或側臥位時,有時可以觸及到脾臟邊緣,這時應該考慮存在脾臟腫大的可能性。在位置較低或體型瘦弱的人,尤其是女性,偶爾也可能感受到脾臟,但觸控時相對柔軟且無壓痛,與病理性脾臟腫大有所不同。
脾臟體積增大是脾臟疾病的主要表現。由於脾臟腫大的原因複雜,除少數為生理性外,在醫生指導下應該尋找病因,並定期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