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是相對於內傷咳嗽而言的一種咳嗽型別。它是由於外界的風、寒、溼等邪氣侵入體內,導致肺氣宣降異常,肺氣上衝引起咳嗽。對於這種咳嗽,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選擇對症治療藥物來改善症狀。
中醫認為,疾病的病因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邪氣,另一種是內部傷害。外部邪氣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風、寒、暑、溼、燥、火等六種不同的邪氣。肺對外界邪氣非常敏感,當外界邪氣侵入肺部時,會影響肺氣的向下執行,導致肺氣逆亂,上升到咽喉引起咳嗽。由外界邪氣引起的咳嗽通常被稱為外感咳嗽,通常以風邪為主,可能同時伴有寒、熱、溼等因素,病情起病較急。多為新近發病,實證為主,病人可能出現鼻塞、清鼻涕、咳嗽聲音急促等症狀,多為風寒所致;痰黃、咽痛、身體發熱則多為風熱;無痰、少痰、咳嗽不舒暢則多為風燥。
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外感咳嗽。例如,對於外感風寒,可以使用三拗湯合止咳散進行加減治療;對於外感風熱,可以使用桑菊飲進行加減;對於外感風燥,可以使用桑杏湯進行加減治療。
在外感咳嗽之後,可以前往中醫內科就診,透過四診合參明確病情,並進行相應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注意保暖,避免再次被外邪入侵。同時,還應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