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是一種可能進行的抗原檢測方法,可在家中進行篩查,儘管準確性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陰性結果。一般而言,這種檢測方法常用作輔助診斷,需要結合病史、症狀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等進行綜合判斷,以避免誤診和漏診。
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之前,需要檢查測試盒的保質期以及包裝袋的完整情況等。在樣本採集之前,先要洗手,並正確使用鼻拭子進行採集,將其在鼻腔內旋轉並保持15秒以上,然後置入洗脫管中停留30秒以上,將樣本滴入檢測盒中,觀察C區和T區的顏色變化。通常情況下,該檢測方法的結果較為準確,但在操作過程中如果樣本受到汙染,或者採集標本的方法不正確等,可能會導致假陰性結果,從而影響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判斷。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在家自行進行篩查時可能存在假陰性結果,因此該方法僅能用作輔助診斷,不能取代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如果近期與新型冠狀病毒密切接觸過,且出現發熱、乾咳、肌肉痠痛、頭痛、咽痛等不適症狀,懷疑自己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除了可以在家進行抗原檢測外,還可以透過核酸檢測來進一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需要居家隔離。在發熱時,可以透過溫水擦拭、多喝溫開水等物理降溫措施來促使體溫下降。如果體溫超過38.5℃,或者有高熱驚厥史且體溫達到38℃時,應按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醯氨基酚顆粒等藥物來緩解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