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值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中N基因和ORF基因的迴圈閾值(Ct值)。該值透過熒光定量PCR方法得出,界限值為35。Ct值越小,說明體內新冠病毒濃度越高,需要根據病情判斷嚴重程度並進行適當隔離。
核酸檢測時,病毒核酸濃度越高,熒光強度越明顯,Ct值也越小。Ct值越小則表示陽性程度越強,而Ct值越大則表示陽性程度越低。陰性結果即表示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的Ct值低於35,當Ct值大於35時,則不算作陽性。因此,Ct值為29說明新冠核酸檢測為陽性。
感染新冠病毒時,個體可能無症狀或出現輕微症狀,如咳嗽、發熱、肌肉痠痛和乏力等。如果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說明病情不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居家隔離治療,或根據症狀使用藥物治療。例如,在咽乾咽痛時,可以口服地喹氯銨含片、六神丸、清咽滴丸等藥物。發熱時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宣肺敗毒顆粒和疏風解毒膠囊等藥物。
對於症狀嚴重的患者,建議前往當地正規醫院的發熱門診等醫療機構就診。經過一段時間的居家隔離後,如果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都大於等於35,或連續兩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則可以解除隔離管理,無需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