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即檢測受試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稱為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不同,抗原檢測僅是一種輔助診斷手段,無法替代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的原理是,透過特定抗體與病毒抗原結合形成複合物,並透過顯色反應來指示感染情況。如果檢測結果中C處和T處同時顯色,表明陽性結果,表示感染風險較大,可以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由於抗原檢測無需擴增過程,因此其靈敏度較核酸檢測低。
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的陽性結果並不意味著受試者一定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進行複測,或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只有複測結果陽性,或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才能確認感染。
目前,國家已批准多種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包括膠體金法、乳膠法和熒光免疫層析法。其中,膠體金法和乳膠法適用於居家隔離的自檢。在檢測過程中,需要避免汙染抗原檢測試劑,以免影響pH值,導致假陽性結果。及時更換檢測試劑並避免再次汙染再次檢測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