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常採用鼻拭子進行,以排除干擾因素,保證準確性。在進行檢測時,建議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或結合核酸檢測,以明確診斷。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透過接觸、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感染後可能出現咳嗽、發熱、噁心、嘔吐、咽喉疼痛等症狀。透過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可以明確機體是否感染。抗原是指能夠引起抗體生成的物質,因此,抗原檢測就是透過已有的抗體檢測病毒抗原,從而使病毒顯示出來。此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和鼻拭子三種,通常按照說明書進行檢測。然而,由於口咽部經常進食和飲水等,會稀釋病毒或衝入胃部,從而影響檢測結果。因此,與喉嚨相比,鼻拭子的準確性更高。
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常有C和T兩條顯示帶,其中C表示質控區,T表示檢測區。如果C處顯示條帶而T處未顯示條帶,則通常為陰性結果。如果C和T處均顯示條帶,則為陽性結果,表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如果C處未顯示條帶,無論T處是否顯示條帶,都為無效結果。然而,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例如,檢測量過多、試劑盒開封后未及時使用、過早或過晚判讀等都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而如果未按照操作要求將樣本放入檢測區,如咽喉部和鼻咽部,可能會導致假陰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