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檢測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的一種檢測方法,其靈敏度不如核酸檢測。該檢測方法主要透過使用高度特異性的抗原抗體反應和免疫層析技術來定性檢測人體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抗原,例如鼻拭子、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然而,由於抗原抗體反應存在一些干擾因素,有時會出現假陽性結果。
出現多次陰性結果可能是因為病毒在體內尚未大量複製並排出,無法達到抗原檢測的靈敏度。因此,部分人可能已經被感染,甚至出現輕微症狀,但抗原檢測結果仍然顯示陰性。
根據奧密克戎的推測,一般在感染後2至3天可以進行抗原檢測。對於部分感染者,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可能需要5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檢測出來,因此該檢測方法僅用於臨床輔助診斷。在日常使用中,並不需要每天進行多次檢測,如果有必要,每天進行一次即可。
此外,抗原檢測的結果可能會由於技術操作或步驟不當、樣本汙染或干擾檢測的藥物等原因而產生不一致或錯誤的結果。因此,在使用抗原檢測之前,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和相關注意事項,並檢查抗原自測試劑是否在保質期內。同時,在加樣後15-30分鐘內讀取結果,超過30分鐘後判讀結果無效。
如果明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通常選擇居家隔離,也可以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在居家隔離期間,需要加強健康監測,並在隔離第6、7天連續進行兩次核酸檢測。當檢測結果的Ct值≥35時,可以解除隔離。對於病情加重的情況,需要及時轉移到指定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