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沒有確鑿資料表明,與新冠陽性患者接觸後的感染週期。一般情況下,只要做好護理工作,通常能夠避免感染的發生。如果沒有采取防護措施,接觸後就可能出現感染的情況,並且接觸時間越長,感染風險也越高。
新冠陽性通常是指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該疾病主要透過飛沫、氣溶膠、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如果在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時佩戴口罩、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並在接觸後進行酒精消毒,通常就不會發生感染的情況。
如果在接觸過程中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並且與感染者的距離較近,在交談過程中如果感染者噴出飛沫,未感染者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很有可能會導致感染。一般情況下,這種感染可能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發生。此外,接觸時間越長,攜帶病毒的飛沫排出量越多,吸入後感染的風險也越高。
建議非必要情況下儘量避免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並在必要時做好防護工作。接觸後需要密切觀察自身狀況,一旦出現咽乾、發熱、咽痛等類似感染症狀,應及時進行核酸檢測。根據不適症狀的出現,遵醫囑服用相應藥物。例如,發熱時可遵醫囑服用退熱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咳嗽咳痰時,在醫生指導下可服用止咳化痰藥物,如複方鮮竹瀝液、蛇膽川貝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