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夜間尿床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三點:
1、膀胱儲尿功能不足:一些小孩在夜間睡覺時,雖然腎臟會產生200ml的尿液,但膀胱無法有效憋住尿液,當憋尿到100ml左右時,就會感覺需要上廁所,導致尿床現象的出現。
2、夜間喚醒機制不完善:正常情況下,小孩會在需要小便時覺察到,並自己起床去廁所,因此不太容易尿床。然而,許多尿床的孩子夜間清醒、喚醒機制存在一定問題,無法自主醒來,習慣在睡著後排尿,從而造成尿床現象的發生。
3、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還有一小部分小孩由於夜間尿液量過多,可能是因為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抗利尿激素是抵抗尿液排出的一種激素,在夜間分泌不足,導致尿液過多。
更為嚴重的情況,像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小孩,也可能出現夜間排尿增多,從而導致尿床症狀的發生。對於尿床的小孩,如果從幼年開始一直存在尿床問題,往往是因為控制排尿的神經肌肉功能不足,即遺尿症,但要達到5歲以上才能確診為遺尿症。如果夜間尿液過多,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夜尿床的治療方案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