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慢性腎炎患者而言,血壓的控制程度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來確定。如果患者的蛋白尿指標≤1.0g/24h,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患者的蛋白尿指標≥1.0g/24h,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25/75mmHg以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高血壓對腎臟造成的損傷。
慢性腎炎患者對於血壓的控制,通常採取限制鈉鹽攝入和藥物治療的方法。藥物的選擇包括利尿藥物如呋塞米片、氫氯噻嗪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如複方卡託普利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如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等。透過藥物治療,儘可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
如果血壓無法得到良好的控制,可能會加重腎臟損傷,影響腎小管功能,加速腎小球硬化並促進腎功能的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除了具有降壓的作用外,還可以減少蛋白尿,並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腎炎患者需要注意低蛋白飲食,控制蛋白攝入量,並避免食用含磷量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和堅果。同時,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戒菸限酒。這些調整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壓並保護腎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