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發燒也被稱為發熱,對於小孩發熱後何時使用退燒藥需要根據具體病情來確定。如果發熱程度相當嚴重,在測量體溫後應立即使用退燒藥。如果發熱程度比較輕微,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然後再決定是否使用退燒藥,同時可配合物理治療方式。如果物理治療後體溫沒有顯著下降效果,再遵循醫生的指示使用退燒藥。
第一種情況是立即使用退燒藥:
1. 當體溫超過38.5℃時:
當小孩發熱且體溫已經達到38.5℃並且持續上升時,不能有任何耽擱。在明確了體溫數值後,應立即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退燒藥來控制體溫,以免體溫繼續上升導致機體缺氧。嚴重缺氧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如心肌炎或高熱驚厥,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增加治療費用並延長治療時間。
2. 曾經有驚厥病史:
對於那些有高熱驚厥病史的小孩,即使體溫未達到38.5℃,也應立即使用退燒藥。因為這類小孩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在體溫上升期容易引發大腦異常放電導致驚厥,並且還可能引起複雜性高熱驚厥進而導致癲癇病。因此,應儘快使用退燒藥,並立即去兒科就診,接受綜合治療。
第二種情況是觀察後再使用退燒藥:
當小孩發熱時,如果體溫波動在38℃左右,且平時身體狀況良好,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同時,可以採取一些物理方法促進熱量散發,例如使用退熱貼或用溫水擦拭身體。物理治療方法簡單,副作用小,多用於低熱的小孩。如果經過物理降溫後,發現小孩的體溫下降不明顯,或者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就需要及時使用退燒藥。然後儘快帶小孩去醫院兒科就診,及時明確發熱原因並接受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