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由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週期性調控的過程,其特點是子宮內膜週期性地脫落和出血。隨著月經週期中雌孕激素水平的變化,陰道黏膜、宮頸黏膜以及輸卵管等生殖道器官的黏膜也會發生週期性的變化。例如,在增殖期,雌激素的作用下,陰道上皮的底層細胞會增生並逐漸轉化為中層和表層細胞,陰道上皮增厚,表層細胞逐漸角化。角化程度在排卵期最為明顯,角化細胞中含有糖原。
陰道內寄生的陰道桿菌將糖原分解為乳酸,使陰道保持酸性環境,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此時觀察陰道脫落細胞時,上皮細胞數量較少。然而,在排卵後孕激素的作用下,表皮細胞開始脫落,導致上皮細胞計數增多。因此,可以透過觀察陰道脫落細胞的變化來瞭解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和是否發生排卵,這種變化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上皮細胞計數的增加,主要與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