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或情緒一激動就出汗常常是由於患者的交感神經系統和膽鹼能神經的興奮引起的膽鹼能性蕁麻疹。治療時,患者可以口服抗組胺藥,例如酮替芬或西替利嗪等。臨床上,這種一動就出汗的症狀常被診斷為膽鹼能性蕁麻疹,而這種蕁麻疹往往與精神、運動或熱過敏有關,青年人最常見。當運動、情緒變化、食用辛辣食物、飲酒、熱水浴或患有發熱性疾病時,體溫升高0.7-1℃後,患者可能出現出汗,同時伴有瘙癢或面板損害。
目前認為膽鹼能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可能是非免疫性的,並與體溫失調引起脫顆粒有關。運動、熱或情緒都能稍微增加體溫,增熱的血液流向刺激腦部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引發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膽鹼能神經衝動,導致患者的面板釋放乙醯膽鹼。由於患者對乙醯膽鹼過敏或由於膽鹼酯酶不足,膽鹼能性蕁麻疹就會發生。這種病較為少見,主要見於年輕人,一些患者經過適應熱環境後可以自愈。此外,使用阿托品、區域性麻醉藥等可以抑制該病的發生。通常經過數年後,膽鹼能性蕁麻疹會逐漸改善,此外還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如酮替芬或西替利嗪,以有效治療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