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肉本身是安全無毒的食物,而有毒的成分主要存在於枇杷核中。臨床上出現枇杷中毒的情況往往是因為誤食了枇杷核所致。
枇杷核含有氰甙,如果被咬碎後與唾液相互作用,會形成氫氰酸,這種物質可經過體內吸收從而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輕度中毒症狀通常表現為頭暈、頭痛、噁心和嘔吐,而重度中毒則可能導致昏迷、休克、抽搐以及中樞性呼吸抑制而引起呼吸困難,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有毒物質在胃腸道被吸收後會刺激胃腸道,引發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若氫氰酸刺激呼吸系統,可能出現刺激性的咳嗽,或者引發哮喘發作,導致喉頭水腫和肺水腫,最終出現呼吸困難。
因此,為保證健康安全,在食用枇杷時務必避免誤食枇杷核,特別是對於兒童和年幼者,更要加倍小心。在食用枇杷時,最好將枇杷核完全清除,確保只攝入到安全無毒的枇杷肉部分。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自己誤食了枇杷核,以便醫生能夠採取相應的緊急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