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許多鈣劑,它們都有不同的宣傳賣點,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選擇鈣劑時,第一要注意的是每片製劑中所含的元素鈣的量。大多數人需要補充600-800mg的元素鈣,因此關注每片鈣劑的含量,使總劑量達到600-800mg,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二,不同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鈣量也是不同的。市場上最常見的是碳酸鈣,它含鈣量最高,約為元素鈣的40%。相比之下,葡萄糖酸鈣等鈣劑的含量要低得多,約為元素鈣的10%。不同種類的鈣劑吸收率也不相同,儘管葡萄糖酸鈣的元素鈣含量較低,但它的吸收率可能是最高的。因此,對於一些已患腎結石或有家族史的人,在選擇鈣劑時應該考慮使用枸櫞酸鈣或檸檬酸鈣。
實際上,無論是哪種鈣劑,只要元素鈣的含量足夠就可以。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吃了鈣片而出現便祕、噁心或無法耐受等不適症狀,這時就需要在市場上尋找其他品牌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鈣劑。目前認為最佳服用鈣片的方式是在正餐或吃飯最多的那一餐中與鈣片一起服用,這樣可以減少草酸鹽的攝入量,使尿中草酸鈣的濃度相對較低,從而降低泌尿繫結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