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的皮疹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丘疹鱗屑性梅毒疹、毛囊疹和膿皰疹等。
斑疹是二期梅毒最早出現的面板損傷,通常在硬下疳出現後的5-8周出現,常見於身體的正面、肩膀和四肢彎曲的位置。這些斑疹通常呈圓形或卵圓形,直徑為0.5-1cm,呈玫瑰紅色。大部分斑疹會在幾天內消退,但少數斑疹可能持續存在併發展成丘疹。
斑丘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的皮損表現形式之一。它通常在感染後2-4個月出現,在全身包括面部、身體正面和四肢彎曲的位置都可見到皮疹分佈。
丘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且具有特徵性的皮損。與斑疹相比,丘疹的數量較少,並呈現出銅紅色。丘疹形狀不一,可能是扁平的或尖頂的,大小不一,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能有鱗屑。丘疹廣泛分佈於軀幹、上下肢、手掌腳底和麵部。它們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群集在一起,形成環狀或弓形的損傷。
膿皰疹並不常見,它是由斑丘疹或丘疹壞死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