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尿液若出現尿蛋白質(+),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蛋白尿通常由於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損害導致,也可能是偶然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或溢位性蛋白尿等。為了明確具體原因,需進行相關檢查。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腎小管蛋白尿:腎小管損害造成腎小管對蛋白重吸收的障礙,從而導致尿液中出現少量蛋白。蛋白定性通常在(+)至(++)之間,同時伴有一定的炎症損傷等。需進行進一步的蛋白定量檢測。
2、腎小球性蛋白尿:這是較為常見的蛋白尿型別,常見於腎炎、腎病綜合徵和腎臟損傷等疾病。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臟濾過膜損傷導致蛋白溢位體外。除了進行尿蛋白定量檢測外,還需進行腎功能或免疫功能檢測,以明確是否合併腎臟損傷。
3、溢位性蛋白尿:當體內蛋白含量超過正常範圍時,可能出現溢位性蛋白尿。例如,肌肉損傷引起肌紅蛋白增加,或溶血等情況導致遊離血紅蛋白升高,都可導致尿液中出現蛋白。需進一步檢查,以明確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