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恐血癥或暈血癥被定義為對血腥事件產生頭暈、噁心等不適感覺的恐懼症。當患者面對特定場景時,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心慌、氣短、尿頻、尿急、出汗等不適症狀,這是交感神經興奮和骨骼肌收縮所致。治療上,焦慮和恐懼可以透過使用抗焦慮和抗抑鬱藥物來緩解,同時也可以採用心理治療的方法。
例如,苯二氮卓類抗焦慮藥物,如勞拉西泮和艾司唑侖,可以迅速起效,對恐血癥的治療效果顯著。此外,抗抑鬱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和氟西汀也能在整個疾病過程中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心理治療方面,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幫助患者認識到對血腥情景或事物存在不合理的認知模式,透過認知重建幫助患者改善不合理的想法,最終達到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