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酒精擦浴是一種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
酒精透過其揮發性特性帶走機體熱量,從而降低體溫,具有顯著的退熱效果。在臨床實踐中,通常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擦浴:首先擦拭上肢,包括頸部外側、上肢外側、手背;接著是側胸、腋窩、上肢內側和手掌;然後再重複同樣的步驟擦拭另一側上肢。接下來,將病人側臥,擦拭背部和腰部3分鐘。最後是下肢,包括髂骨、下肢外側、足背;腹股溝、下肢內側、內髁;股下、膕窩和足跟。同樣,需要重複同樣的步驟擦拭另一側的肢體。需要注意的是,禁止擦拭心前區(可能會導致心率減慢或心律失常)、腹部(可能會引起腹瀉)、後頸部和足底(可能會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以避免產生不良反應。由於酒精揮發速度較快,根據患者體溫情況,可以重複使用酒精以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酒精與某些藥物可能會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避免使用頭孢類藥物等與酒精物理降溫的結合,以免產生不良反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