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排尿量在24小時內約為1500-2000ml,其中日間尿量佔2/3,夜間尿量佔1/3。當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時,稱為多尿;而當小於400ml或每小時小於17ml時,稱為少尿;小於100ml時,則稱為無尿。
多尿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尿崩症,由於下丘腦和神經垂體功能減退,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導致腎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第二,糖尿病,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量增多。
第三,腎臟疾病,多尿常見於慢性腎衰的早期,以夜尿增多為特點,而急性腎衰通常表現為少尿。
第四,其他原因,如大量飲水、攝入過多高鹽和高糖食物也可以引起多尿的出現。
少尿和無尿的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休克,可以導致腎前性少尿。
第二,血容量不足,如貧血、嚴重脫水、大量出汗也可引起少尿。
第三,腎臟疾病,如腎小管病變、腎小球病變,會導致少尿或無尿;
第四,腎後性梗阻,如結石、腫瘤、炎症增生,則會引起患者少尿的情況。
以上是對正常尿量、多尿、少尿和無尿的原因的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