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出現腫脹,首先需要確定導致該症狀的原因。若是外傷引起的腫脹,切記要立即停止任何活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階段性冷敷1-2天,每次冷敷約20分鐘,每兩個小時進行一次,這有助於消腫、保護受傷處的微血管,並減輕疼痛感。此外,還需前往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軟組織損傷或骨折,並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對於保守治療,建議使用石膏固定,使受損的軟組織得到充分恢復。不要進行推拿按摩。受傷後兩天可以進行區域性熱敷,同時還需要抬高患肢,避免下垂。如果沒有外傷,可能是長時間站立導致區域性血液迴圈不暢的原因。這種情況下,需要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以進行熱敷、燙洗,口服促進血液迴圈的藥物等,這些措施都能有效緩解症狀。
此外,還需排除是否存在靜脈曲張,並穿戴彈力襪,適當進行體育運動鍛鍊,進行熱敷和燙洗。如果保守治療無法有效改善症狀,可以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