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若出現消化道出血,對於進食有以下具體要求:
1、在出血活動期間,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加重出血癥狀,因此需禁食。
2、一般情況下,消化道出血後,需要進行綜合治療,包括止血、升高血壓、補充血容量、輸紅細胞、抑制胃酸分泌、使用生長抑素等藥物。
3、若患者病情相對穩定,血壓恢復正常,不再出現嘔血、便血或黑便,排便呈淡黃色軟便,這時可以停止禁食和禁水,進食流質食物。初始階段應進冷的流質飲食,如水、少量米湯。米湯指的是煮熟的純米製成的湯,而非小米粥,這是開始恢復進食的第一步。之所以選擇米湯而不是米粥,是因為米粥中可能包含粗糙的米粒,它們可能會劃傷或刺激剛剛癒合的傷口,導致再度出血。湯的溫度最好是室溫偏涼,不要太冷。剛開始進食時,消化道出血患者要避免攝入辛辣或熱性刺激食物。此外,還需要觀察大便顏色是否恢復為正常的黃色。若患者仍存在黑便或暗紅色血便的情況,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再次出血的可能。根據血液化驗結果和血壓情況等,決定是否再次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