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間期是心電圖上QRS波的起點到T波終點的時間間隔,它反映了心室肌除極和復極的完整過程所需要的時間。QT間期的正常範圍為0.32秒到0.44秒,男性的QT間期大於0.45秒,女性的QT間期大於0.46秒則被認為是QT間期延長。
一般來說,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的快慢有關,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QT間期延長可從臨床角度分為兩種型別,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型別由於某種未知病因導致,即個體在出生時就存在QT間期延長。後天性型別則是由於多種後天因素導致。下面主要介紹後天性型別引起QT間期延長的幾個方面:
1、藥物作用,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奎尼丁、雙異丙苯胺以及三環類抗抑鬱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可能引起QT間期延長;
2、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低鈣血癥、低鎂血癥;
3、營養不良,心律緩慢的患者可能存在QT間期延長的情況;
4、交感神經手術導致腎上腺素分泌異常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