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疾病之一。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長度約為8-10cm,而子宮的外口與陰道口的距離應大於4cm。當分娩過程中子宮向下移動時,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垂。但若兩口距離小於4cm,就需要考慮子宮脫垂的可能性。
子宮脫垂患者常伴隨陰道前壁、後壁的膨出,脫垂程度分為Ⅰ度、Ⅱ度和Ⅲ度。如果僅宮頸外口未達到處女膜緣,則稱之為Ⅰ度;若宮頸口突出而子宮體仍在陰道內部,則為Ⅱ度;若宮頸和宮體全部突出陰道口外,則為Ⅲ度。子宮脫垂大多是由分娩後未得到及時休息、過早抱孩子或重體力活引起的。
臨床上,對於子宮脫垂患者可採取藥物治療、保守療法或手術干預。藥物治療以提高患者體質、增強筋骨肌肉張力為主,中草藥和漢方具有一定療效。保守療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肉康復療法、硬度矯正器和陰道墊等,可改善輕度脫垂症狀。對於脫垂較嚴重的患者,手術干預則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常採用陰道掛帶式手術或腹腔鏡手術等。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注意機體保健,防止肌肉鬆弛和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進行適度的鍛鍊,有助於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