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出血”是指性交或其他性行為時出現的陰道出血。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宮頸病變,例如宮頸炎症、宮頸上皮內瘤變或宮頸癌。如果患者出現接觸性出血,需要進行婦科內檢,觀察宮頸是否有突起增生。如果發現宮頸上有增生,需要進行切除並進行病理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突起,則需要進行宮頸癌篩查,例如TCT和HPV篩查。如果篩查結果都沒有問題,但接觸性出血仍然存在,則需要進行宮腔鏡檢查或宮頸錐切手術以進一步診斷,因為早期宮頸癌的篩查並不百分百準確,有可能是宮頸管內病變導致的出血,無法透過簡單的篩查來診斷。
如果患者只是偶爾出現一次性交出血,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或月經來臨前後出血等症狀。此時,出現宮頸病變的可能性並不大。可以考慮再觀察一段時間,或者直接進行宮頸篩查,以避免漏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