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顱壓性頭痛是一種由於腦脊液壓力過低引起的頭痛。測量腦脊液壓力可判定患者是否患有低顱壓,當測腦脊液壓力低於60mmH2O時,可被診斷為低顱壓。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在進行腰穿手術時,腦脊液流失過多。患者也可能因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腦脊液分泌減少而出現低顱壓性頭痛,此時應針對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低顱壓性頭痛通常與體位有關,例如站立或活動時頭痛加劇,而平躺或休息時頭痛可能消失。此外,低顱壓性頭痛還可能由脫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全身感染等一系列內部原因導致。上述狀態可能減少腦脊液的生成,從而引起低顱壓性頭痛。
因此,在診斷和治療低顱壓性頭痛時,瞭解患者的基礎病史及體徵,進行系統的身體檢查,測量腦脊液壓力,有助於確診病因。治療方案應針對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同時,改善生活習慣、加強營養及適當運動也能有效減輕低顱壓性頭痛帶來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