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是指肌肉反覆、無節律地收縮,常伴意識障礙等症狀的一類疾病。在臨床中,突發抽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一、原發性癲癇發作。由於大腦異常放電所致,病人往往有癲癇病史,會突然出現癲癇大發作。常見症狀為意識障礙、四肢抽動、口角歪斜、口吐白沫,甚至有大小便失禁。其中,原發性癲癇是沒有其他病因的抽搐,需要長期口服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
二、繼發性癲癇發作。由於其他疾病引起的癲癇,常見原因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顱內感染等。
三、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出現低血糖,可以出現突發抽搐。甲亢病人也可以出現突發抽搐。此外,電解質紊亂也容易導致手足搐搦的患者,常見於青少年,往往由於低鈣血癥引起抽搐。
四、外傷引起破傷風桿菌感染。患者會存在明確外傷史。
五、高熱驚厥。高熱驚厥也可引起抽搐。腦外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情況也可能引起中樞性抽搐。
總之,突發抽搐是一種病症,其原因較多,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來確定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掌握病情變化,及時控制病情,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