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腫是指雙下肢靜脈迴流不暢,血液迴圈不順暢而導致腳踝部或腿部出現腫脹的情況。這種現象在正常人群中很常見,並不一定是病理性改變。這主要是由於人在白天活動量相對較大時,久坐或長時間站立會造成雙下肢靜脈迴流受阻、血液迴流速度減慢,進而引起腳腫的發生,長期過程中會導致腫脹部位的變形。
在晚上休息或睡覺時,由於雙下肢靜脈迴流平面與心臟基本齊平,這時血液迴流速度加快,久而久之,腳腫逐漸消失。第二天醒來後,腳腫狀況通常會得到完全改善。
為了預防腳腫,建議在白天適度活動雙下肢,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並將雙腳墊高約30°睡覺,這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在必要的情況下,可穿下肢靜脈彈力襪,有助於減輕腳部腫脹問題。此外,要避免長時間地保持一箇姿勢不動,尤其是長時間靜立或長時間坐著的情況。定時做一些身體活動,適度進行下肢按摩等,都可以幫助防治腳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