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是指腸道內發生阻塞,阻塞處的腸管內壓力增高,導致腸道功能障礙,可引起嚴重的疼痛、嘔吐、便祕、腹脹等症狀。不同型別的腸梗阻,其腸鳴音特點不同。
機械性腸梗阻時,由於阻塞的腸段在蠕動並推動腸內容物的同時同時對前後腸段的蠕動產生抑制,所以腸鳴音會呈亢進狀態,頻率可達6次/分以上,且持續時間較長。若腸梗阻病情加重,腸鳴音則相對減弱,甚至消失。
動力性腸梗阻包括麻痺性腸梗阻和痙攣性腸梗阻。前者是由於腸道處於癱瘓狀態,此時腸鳴音會減弱甚至消失。而後者則是腸道處於興奮狀態,產生較多無效蠕動,此時會產生持續性腸鳴音。
血運性腸梗阻(或急性瀰漫性腹膜炎)時,由於腸粘膜缺血壞死,導致腸管功能受損甚至喪失,此時腸鳴音會顯著減弱,甚至消失。同時,患者還會伴隨腹痛、腹肌緊張等症狀。
對於腸梗阻患者,對病情的早期判斷和及時處理顯得格外重要。醫務人員可以根據不同型別的腸梗阻的不同特點,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相關檢查結果作出科學合理的診療計劃,早期解除腸道梗阻,減少組織壞死,減輕痛苦,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