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堵塞的原因包括膽石、腸蛔蟲、糞石梗阻以及某些特殊食物。其中,膽石引起的堵塞較為特殊,因為它通常是由膽結石進入腸道而引起的。較小的結石可以隨著排便而排出,但直徑超過2.5公分的大結石則可能導致腸道堵塞,尤其是在腸管較狹窄的迴腸部位,因為這裡佔了腸道堵塞的60%至80%。兒童更容易發生迴腸堵塞,因為蛔蟲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當腸道受到某些刺激時,蛔蟲會相互纏繞並扭結成團,從而造成腸道堵塞。
糞石梗阻則常見於消化功能較差的老年人、癱瘓或身體虛弱、無法正常排便的患者。這種情況下,糞便在腸道中滯留時間較長,會逐漸變硬並形成固體,最終導致腸道堵塞。此外,某些特殊食物,如黑棗、柿子等,也容易引起腸道堵塞。這是因為這些食物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膠狀物質,進入腸道後會粘在腸壁上,從而阻塞腸道。
治療腸道堵塞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胃腸道較為充盈的患者,可以透過導管引流和腸鏡治療來緩解腸道堵塞。對於腸道堵塞較為嚴重或伴有其他併發症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為了預防腸道堵塞的發生,應該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攝入過多的粘性食物和一些較難消化的雜質,同時保持腸道通暢,避免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