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對於不同程度的患者傷口滲液,需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對於傷口組織滲液較清亮、量較少,沒有明顯紅腫、疼痛等切口感染的表現,考慮是組織創面滲出所致。此時,需血管鉗撐開組織切口,填塞無菌紗條引流。大部分患者的傷口內的滲液經過2-3天排出後,創面便可自行閉合。
二、對於患者的滲液是壞死組織感染所致,需徹底敞開傷口,清除切口下方的積液、積膿,並加強抗感染治療。可區域性使用濃鈉外敷,減輕肉芽組織水腫,並透過外塗生肌膏、生長因子等藥物促進傷口更快恢復。
以上針對不同型別的傷口滲液進行不同的處理方法,既能有效治療患者,又能儘可能地減輕痛苦,加速傷口的癒合。在實踐中,醫護人員還需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患者獲得最佳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