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傷口感染的處理方法,需要根據感染的程度進行分類處理。對於紅腫、疼痛或者表面有炎性滲出物的傷口,應及時更換敷料,保持傷口乾淨,使用抗生素類的軟膏,如百多邦,以防止感染的擴散。
當傷口感染深度較深,伴隨有膿性滲出物和組織壞死時,需要進行清創。透過清創,保證組織內有正常的肉芽生長和恢復。同時,進行全身性的抗生素治療,以靜脈滴注為主,以維持患者的營養和補充維生素的需求。
為了促進傷口快速癒合和生長,需要定期更換傷口敷料,將傷口兩側的組織用膠布緊密貼合。這有助於防止細菌侵入感染,並加速創口癒合。
總的來說,對於感染傷口的處理,應以保持傷口清潔為基礎,輔以藥物治療、清創手術等方法。同時,需注意合理的營養和充足的休息,以幫助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