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量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和骨基質的含量。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骨量存在差異,有些個體骨礦物質含量偏低,多種原因均能引發這種狀態。增加骨量的措施除了補充鈣外,膠原蛋白的攝入也十分關鍵。
常見的骨量不足的原因有鈣和維生素D攝入量不足,以及身體骨骼破壞速度過快所導致。在初期階段,可透過口服鈣製劑和含有維生素D的補充劑來觀察是否能夠糾正骨量偏低。若服用2-3個月後仍未起效,或者症狀持續惡化,骨含鹽量持續降低,應考慮明確原發病。如果骨量不足是由於內分泌或激素紊亂導致,應配合原發病治療,同時服用維生素D和鈣製劑,以提高骨密度。
日常生活中,應多喝牛奶等乳製品和豆類製品,進食含豐富鈣質的食品,同時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豐富的食品,防止鈣的吸收受到影響。此外,可多晒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做好補水工作,多吃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