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但尿量少的情況既可能是正常的生理調節現象,也可能是一些病理性改變所導致的。
正常情況下,人在缺水狀態下飲水後,水分並不會立即被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而是先補充血管內的水分,直到飲水量達到一定飽和狀態時才會產生尿液。如果每天的尿量保持在400毫升以上,則通常不被認為存在任何病理上的異常。如果每天的尿量少於400毫升,則需考慮是否由於某些疾病所致的病理性少尿。
導致少尿的疾病常見於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和尿毒症等患者,病人由於腎小球損傷而濾過能力下降,導致飲水難以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患者會出現水腫表現,尿量逐漸減少。
病理性少尿時,每天的尿量少於400毫升,如果每日的尿量少於100毫升,那麼就是無尿的情況。如果遇到無尿現象,患者必須立即就醫,進行進一步的醫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