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不僅症狀明顯,還容易引起諸多併發症。因此,及時、正確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療過程中,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透過尿道排尿來將尿液從體內排出。尿路感染時,患者常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尿痛使很多患者不敢排尿,這會加重感染的情況,並令治療效果降低。因此,對於患者來說,應大量飲水,多喝水可促使機體產生更多尿液,每次排尿時應儘量排出200毫升以上的尿液,這樣才能有效沖洗尿道內及尿道口的細菌,以達到消炎治療的目的。
除了注意飲食和排尿外,治療上還可採用抗生素等藥物,常用左氧氟沙星等廣譜抗菌素口服,療程根據病情而定,一般6-14天。此藥物分佈廣泛,不易產生耐藥性,療效明顯且不良反應較少,並能有效預防尿路感染再次發生。
另外,針對尿路感染患者食管反流病變引起的細菌感染,需根據個體情況採用合適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免進一步加重尿路感染的情況。總之,尿路感染患者應謹慎選擇治療方法,根據醫生的建議正確用藥,並且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多喝水,儘量小的增加排尿次數,儘快將細菌排出,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潔,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