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需要有一箇明確的答案。常說的感冒,大多指的是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說不需要特殊處理,症狀在1至2周後會逐漸緩解和消失,尤其是在1周內。簡言之,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法,在一箇星期後症狀都會有所好轉。因此,不論做了什麼,都會認為是治療的效果,包括輸液、口服藥、飲水和進食等。
除了常見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咽痛、肌肉痠痛外,還有一些症狀可能表明存在細菌感染,這需要引起關注。例如,咳嗽有黃痰可能是肺部細菌性炎症,有膿性鼻涕可能是細菌性鼻竇炎,扁桃體腫大且有白點可能是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等。此時,需要進行相關檢查,並在必要時使用抗生素。然而,這已經不再是普通感冒了。
對於普通感冒的處理方法是非常簡單的。首先,戒菸戒酒,並保持多飲水、多排尿。飲用安全的白水,避免飲用其他飲料。觀察尿液顏色和尿量,尿液應該呈淡黃透明色或更淺一些,每天排尿量達到2000至2500毫升以上。持續3至5天的這種尿液顏色對恢復病情有幫助。建議老人和兒童在家佩戴口罩或進行自我隔離,以防傳染給幼兒和老人。經常洗手洗臉,避免用手觸控口鼻,食用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場所。通常情況下,症狀將在2至3天內逐漸緩解,很少超過一週才會完全康復。
對於低燒、喉嚨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相應症狀,可以口服相應的感冒藥物進行處理。例如,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氯雷他定改善鼻塞等。總之,針對感冒沒有特效藥物,最多隻是對症治療,並不能縮短病程,只能使患者感覺更舒服。盲目靠輸液,特別是盲目使用抗生素,將導致抗生素的濫用。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會引發腸道抗生素紊亂並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因此不要濫用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伴有嚴重頭痛、腹痛等症狀的患者,最好就醫明確診斷,可能不僅僅是普通感冒,並且不要延誤病情。對於體弱多病或嚴重嘔吐的患者,可以進行補液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