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個月的骨折康復期,腳仍然存在腫脹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骨折的斷端剛剛開始進行骨性癒合,甚至尚未完全癒合。在這個階段,下肢的靜脈迴流功能仍然未能完全恢復正常,因此會引起腳部的腫脹和疼痛感。特別是當下肢懸垂時,腫脹會更加明顯,而將患肢抬高後,腫脹會迅速減輕。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建議進行適當的功能性鍛鍊,以促進血液迴流和脈管系統的重新建立。這樣可以幫助消除腫脹,並逐漸恢復正常。通常情況下,腳部腫脹會在大約半年的時間內逐漸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腳部腫脹是正常的康復反應,但在這個過程中仍然需要密切關注。如果腫脹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建議及時諮詢醫生,以便進行必要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在康復期間,保持正確的姿勢和適度的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於促進骨折的康復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於骨折後四個月仍然存在腳部腫脹的情況,大多數屬於正常情況。正確的功能鍛鍊可以促進康復,而腫脹最終會逐漸消失。然而,如果腫脹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應及時就醫諮詢。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