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要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關鍵的證據依然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因此,只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就能確認其感染。但是,如果患者存在流行病學史特徵或明確的接觸史,核酸檢測結果卻為陰性,就必須在24小時後再次進行核酸檢測。
如果患者連續兩次以上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就可以判定其體內沒有冠狀病毒感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相對較長,平均超過14天。因此,如果患者有明確的流行病學史特徵,就必須進行醫學隔離觀察14天以上,並多次複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此外,還需結合患者胸部CT綜合進行判斷。
總之,透過核酸檢測可以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情況,但在檢測結果陽性或陰性之間,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特徵和接觸史也都需要被綜合考慮。只有準確判斷,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患者儘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