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宮內膜炎主要發生在分娩、流產或宮腔手術操作後,尤其是非正規人工流產。這些病原菌包括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急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通常很急,伴有畏寒和下腹痛,陰道會排出大量膿性分泌物。如果病情未能及時控制,炎症可能繼續上行蔓延,導致急性輸卵管炎、卵巢炎或盆腔炎。
以下是急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原因:
流產或分娩:這是急性子宮內膜炎最常見的誘因。在流產或分娩過程中,如果子宮內的細菌進入子宮內膜,就可能引發炎症。
手術操作:宮腔手術操作如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等,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受到損傷,病原體趁機而入,從而引發炎症。
感染擴散:如果其他部位的感染擴散到子宮內膜,如闌尾炎、結腸炎等,也可能引起急性子宮內膜炎。
免疫力下降: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子宮內膜的抵抗力也會下降,為病原體提供了入侵的機會。
急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如果不徹底,病情可能時好時壞,遷延時日,形成慢性子宮內膜炎。這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因為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導致輸卵管炎、卵巢炎,這些炎症長期不消散。
總的來說,急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病原因多樣,一旦確診,應積極治療,以防止炎症遷延不愈,影響生育能力。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也是預防子宮內膜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