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眼感染是一種常見病,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存在一些差別,因此在臨床上需根據患者的情況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
對於新生兒出現肚臍眼感染,通常是由於臍帶結紮或護理不當導致區域性細菌感染而發生潰爛。患兒表現為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此時可外塗紅黴素軟膏,並加強區域性清洗,大多數患兒在3-5天內感染會迅速消退。
而成年人肚臍眼感染多是由於不經常清洗導致代謝廢物堆積、細菌滋生並引發區域性感染潰爛。輕度症狀患者可外擦0.5%的碘活力或百多邦軟膏,促進清洗肚臍眼內的代謝廢物,以控制區域性感染。如果症狀嚴重且伴有竇道形成,需要進行手術切除竇道,並術後加強抗感染治療和區域性理療,以促進潰爛部位的快速癒合。
由此可見,肚臍眼感染的處理方法因年齡和具體情況而異,正確的護理和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感染,加速癒合過程。